剧情来到尾声,乾隆继位间群策略,甄嬛被封为“圣母皇太后”。
在这之后她做了什么事情呢?
首先,她去了景仁宫,三言两语,用诛心之语把“永远的皇后”宜修给刺激死了。
其次,甄嬛与敬贵太妃、欣太嫔聊天,表示要为皇帝举行选秀充实后宫。
最后,她来到凝晖堂嘱咐儿子弘曕好好读书,学习他十七叔将来为皇帝分忧。接着顺水推舟,同意乾隆把弘曕过继到果郡王名下,让他不能威胁皇权,做一生的富贵闲人。
第一步,甄嬛彻底斩断了过去的恩怨,后宫之中,再也没有与她匹敌之人。
第二步,甄嬛展开了后宫新的循环,新一波的后宫斗争即将开始,上一届的冠军和她的追随者们,从在河里拼命挣扎向前的人,变成了坐在岸上的看客。
第三步,她保证了亲生儿子的安全,承继了果郡王一脉的祭祀。
做完这些,甄嬛躺在了冰冷又华丽的床榻上,回忆起入宫数十年来的一幕又一幕。
电视剧在这里戛然而止,不得不说编剧的技巧高潮,最后的一幕哀而不伤,又带有欲说还休,欲言又止的美感。
展开剩余87%第一集是甄嬛入宫的第一天,最后一集就是甄嬛成为太后的第一天。
那么如果我们进一步设想下去,甄嬛接下去的日子又会如何呢?
她的第二天,第三天呢?
翻开史书,历史告诉我们她……活得应该挺一言难尽的。
以下为您盘点,钮祜禄氏的皇太后生涯。
一,生儿子也没得宠,公公喜欢才中用
根据历史记载间群策略,乾隆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(公历1711年9月25日)子夜。关于他的出生地点,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生于北京的雍亲王府,另一个则说是圆明园。
由于两种说法都留下了文字证据,所以就这一点在稗官野史中演绎出了无数狗血的故事(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说他乃是海宁陈家之子,甚至金庸以此为背景写了一本《书剑恩仇录》。关于这点我们会在之后几期的文章里具体展开)
关于乾隆的生母,官方记载是钮祜禄氏。
生下乾隆的时候她还只是雍正潜邸中的一名格格(不要被《还珠格格》误导,“格格”一词在满语中所有未出嫁的女性都可以使用,类似于汉语中“小姐”,甚至“大妞”之类的称呼。除此之外,也用来称呼低等妾室)。
钮祜禄氏的父亲凌柱官位不高,所以她在王府内的份位一直很低。哪怕生下了皇子,在之后的十年里她的身份依然还是“格格”,并没有母凭子贵得到升迁。
一直到弘历十岁的时候,被祖父康熙看中,接入宫中抚养,并且称赞钮祜禄氏为“有福之人”。有了老皇帝的金口玉言,她这才受到了雍正的宠爱。
从此,这个曾经一度默默无闻的女人就像是被打开了金手指,开启了火箭一样的蹿升速度。
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封钮祜禄氏为熹妃,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,行熹妃册封礼。雍正八年晋封为熹贵妃。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,雍正帝崩逝,熹贵妃被册封为皇太后,正式成为上届宫斗赛冠军。
这一年,钮祜禄氏三十三岁,与电视剧中甄嬛的年纪大致相当。
雍正十三年十月,即位后的乾隆帝恭上皇太后尊号为崇庆皇太后。
从此之后的四十二年时间里,乾小四以“以天下养”的方针开启了对熹娘娘的终极赡养模式。
首先,他建造了寿康宫,用来作为安奉母亲的住所。此后清代的太后也就沿袭了这一传统,居住在此。
不过作为以喜好下江南闻名的乾隆皇帝,自然不会总是把母亲拘束在密不透风的紫禁城里。大孝子经常带着母亲出巡、旅游。
其行迹遍布山东、山西、河南和浙江,前后次数达到了十一回(惭愧,我都没有带我妈出去旅游那么多次)。
每当逢“十”的整寿间群策略,更是要举办大型宴会。从北京西郊的畅春园、圆明园到紫禁城,沿路一路上搭建彩楼、戏棚、让全京城所有文武百官与普通士绅百姓,都来共襄盛举,祝福太后万寿无疆。
而在之后内廷的宫宴上,以超级大孝子自居的乾隆还会模仿《二十四孝》中“老莱娱亲”的桥段,带领儿孙们身穿五彩衣为太后跳舞,以博太后一笑。
具有强烈表演性人格的乾隆皇帝,不管是在出巡还是在太后生日的宴会上,都会命令宫廷画师将当时盛大的场面记录下来。放在现在,估计要发几天的朋友圈加小红书炫耀吧。
通过这样的方式,乾隆展示出了自己“至纯至孝”的一面,标榜自己乃是天下第一大孝子。
这么看,嬛嬛的小日子过得还真不错。
33岁的我们还在做社畜,人家已经实现了躺着就能享福的人生目标了。
看到这里,可能有些读者、观众就产生了这么一个想法:有这样一个孝顺到了极点的儿子,嬛嬛从此在后宫里一定是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。
别的不说,活得至少要比慈禧那个老娘们来的随心所欲吧。
不好意思,想多了。
乾隆才不会给她这个机会。
就在雍正薨逝当日,乾隆就将熹贵妃身边的一干宫女、太监全部管束起来,传话——凡国家政事,关系重大,不许闻风,妄行传说,恐皇太后闻之心烦。
也就是说从那时起,wuli嬛嬛就被乾隆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,什么联合外戚搅乱宫廷的事情,是想都不要想的。
那时候不过才二十出头的乾隆皇帝,已经把“独断专行”这一套用在了自己的母亲身上了。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,给各位大佬们开开眼。
乾隆元年,也就是雍正逝世第二年的冬天,皇太后向皇帝提出,听说在顺天府有间佛寺荒废,作为笃信佛教的她于心不忍,想要重建此庙。
细心的朋友,如果你是乾隆,你会怎么做?
乾小四:我妈真善良!麻麻的要求我怎么会不答应呢?给钱!
然而,实际的情况是——
乾隆:太后深居宫内,如何知道顺天府的事情?她身边的谁,哪个僧尼告诉的她?
宫内事物,儿子一切可以仰承懿旨,但是去宫外修庙,恕我不能照办。
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。
那么,你以为当真如同乾隆自己说的那样,宫内的事物他就全听母亲的话了么?
之后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慈宁宫佛堂修缮事件。
太后向乾隆提出,慈宁宫内的佛堂太小,想要扩建一下,增加几个太监和打扫之人。
照理说,这个是宫内之事吧,又是在慈宁宫,怎么说也在我们嬛嬛能够行使权利的范围内吧?
然而,最终的结果是,乾隆招来太监总管责问,为何此等小事会被太后知道?最后更是处理了挑起事端的两个太监,并且嘱咐此事不必让太后知道。
由此可见,甄嬛即便真的做了太后,过得日子虽然富贵尊荣,却也并没有太多的自由。
根据目前史稿的记载,关于太后家人进宫的记录只有其弟弟入宫谢恩的一回,并且因为行为不端被大外甥乾隆训斥。此外,甚至没有她父母双亲进宫面圣的详细记载。
看来,即便做了宫斗冠军,摊上乾隆这个的“大孝子”,皇太后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啊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间群策略
发布于:天津市尚红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